最近也看了不少教人如何演說,如何簡報的書,但我覺得都屬中等之作,但憲哥的這本說出影響力不一樣,內容很流暢並且淺顯的表達出來,讀起來就好像是在跟朋友對談一樣,內容也言之有物,念過去就悄悄地記在心裡。簡報的技巧永遠要進步,但書中除了簡報,還提供了一些觀點,是讓我比較訝異的部份。在此紀錄一些重點。
一個人有兩種權力可以影響別人,分別是:
1. 職位權-強制,獎懲,法定,資訊的權力。
2. 個人權-資訊,專家,典範的權利。
闡述一件事,可以用「1+2法則」。
一開始先敘述這件事的來龍去脈,之後用兩個不同的觀點去看,去解釋。
敘述事情的時候,可以多用「五感」來表達。
「聽起來像」「看起來像」「摸起來像」「聞起來像」「嚐起來像」「感覺就像是」
一場成功的簡報,必須要考慮到下面幾點:
1. 專心投入
2. 分析聽眾
3. 組織構思
4. 視聽效果
5. 反覆演練
6. 放鬆心情
7. 愉快享受
佳句
「掌握群眾心理比掌握小眾或特定人物的心理容易,如果今天聽眾人數越多,意味著訴求目的越簡單、越單純,不管誰來聽,都只要說一件事,這樣就能全力以赴去把要說的這件事說好。」
分析聽眾,可以利用下面這個技巧:
工作
分析(工程師) | 驅動(決策)
聽令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|-------------------- 號令
親切(一般人) | 表達(業務)
人際
聽令型的特性:少用聲音強調己見,表情態度沉著收斂,深思熟慮,提問多於說明,身體後仰。
號令型的特性:聲調變化,強調自己意見,表達清楚,節奏快,說明多於提問,身體前傾。
工作型的特性:含蓄,行為審慎、仔細,多事實、詳情,少手勢,少個人情感,少故事,少話家常。
人際型的特性:表情開放,較少表達事實,說話帶手勢,手掌向上,交流個人感情。
事前分析聽眾是偏向工作型或是人際型,聽令型或是號令型。有助於準備。
異中求同拉五同:「同鄉」、「同好」、「同姓」、「同學」、「同事」、「 同科系」、「 同經驗」。
破題如剪刀,結尾如棒槌。
引言的技巧-
「10秒主題,20秒重點,10秒姓名。」
感言的技巧-
「10秒先謝主辦單位,10秒謝背後功臣,10秒講述會如何利用此榮譽,10秒再謝其他人。」
開場白,3要6不要
要跟聽眾緊密連結
要把金句當作第一句話
要用故事開場,用金句收尾
不要一上場就講笑話
不要說「感謝各位聽眾捧場。」
不要說「很高興能與聽眾共聚一堂。」
不要說「主辦單位請我來講xx。」
不要一上場就道歉
不要大聲喊「早安。」、「午安。」、「晚安。」
佳句
「你不用跟客人說你很辛苦,而是要讓客人自己感覺到你的辛苦。」
3把手槍
「金句」,「眼神」,「肢體語言」。
佳句
「講電話不能沒有感情,一定要一面講,一面微笑,要發自內心去模擬客戶會給你很好回饋的感覺。」
佳句
「現在叫醒我的不是我的鬧鐘,而是我的夢想。」
say no的方法
1. 提示可達成條件-「如果那天世界末日就可以。」
2. 提示替代方案-「我沒辦法幫這個,但可以幫你約場地。」
3. 下一次再幫忙
4. 介紹其他資源
5. 表明答應的壞處,理由
say yes的方法
1. 開場白
2. 說明狀況
3. 表達想法
4. 誠心拜託
5. 說明接受的好處
6. 說明接下來自己的行動
謝謝您的分享喔
回覆刪除